2025年8月26日 行业动态:
首页 > 时事报导 >> 相关行业
相关行业

年产15万吨PLA项目,采用最成熟两步法生产,国内聚乳酸生产线产能增量分析

发布时间:2024/9/25 14:04:11 来源:全生物降解材料

2024年9月16日,在金丹科技生物新材料年产15万吨聚乳酸(一期7.5万吨PLA)总进度已经突破90%。

7.5万吨PLA项目

随着子公司金丹生物“年产1万吨L-丙交酯项目工程”在2020年11月建成并投料试车,原先设计的1万吨聚乳酸产能基础上进行产能扩充,于是就有了15万吨PLA项目的规划。

据了解,金丹科技生物新材料年产15万吨聚乳酸(PLA一期)项目设计采用“两步法”生产聚乳酸,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生产工艺,也是生态循环经济的代表。

第一步是与南京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研发前沿技术,把乳酸寡聚成丙交酯。

第二步是与全球专家联合研发新技术,把丙交酯聚合成聚乳酸。

这个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绿色高效催化合成、静态脱挥等技术,实行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整体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聚乳酸的行业判断

国内其他规模较大且在未来3年内投产的在建项目包括:丰原生物年产30万吨聚乳酸生产线(其中10万吨预计在2024年建成投产)、同杰良年产20万吨聚乳酸生产线(计划2023年投产)、海正生材年产15万吨聚乳酸生产线(预计2024年投产)、联泓新科年产13万吨聚乳酸生产线(计划2025年投产)、扬州惠通年产10.5万吨聚乳酸生产线(其中3.5万吨预计2023年投产,7万吨预计2025年投产)、万华化学年产7.5万吨聚乳酸一体化项目(预计2024年投产)。

整体计算,未来3年国内聚乳酸生产线设计产能累计增量将不低于120万吨,相对国内聚乳酸现有产能,未来3年我国聚乳酸行业供给扩张较为激进。

目前,聚乳酸产品生产成本仍大幅高于传统石油基塑料,尽管未来产业链一体化及规模生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但短期内下游行业需求仍受政策因素的影响较大,容易出现波动:当政府政策加码时,下游替代需求意愿会上升,当政策力度减弱时,则对传统塑料的替代意愿会降低。

因此,未来若聚乳酸产品成本不能通过行业技术进步而大幅降低,则可能使得聚乳酸产品对石油基塑料的替代进程严重滞后预期,进而导致出现下游需求不足、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及利润空间缩小的情形。 






免责声明:本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供交流,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zpia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