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日经网)的报道,本田、日产、雷诺联合分别建立了从报废车回收到再生塑料的供应链网络,以应对欧洲规定必须利用再生塑料的规定,同时实现主要汽车部件的减碳。
据了解,2023年7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项关于《车辆设计循环要求和报废车辆管理条例》提案(ELV提案),无疑将车用塑料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同时,拟于2024年底签署的结束塑料污染公约,再生塑料最低百分比含量是其核心条款,即将纳入全球性国际法规,再生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紧迫性日益强烈。
图源:日本经济新闻
日本汽车塑料回收缺口巨大
东京塑料废弃物管理研究所(Plastic Waste Management Institute)的数据显示,在日本2022年回收的所有塑料中,汽车部件占3%左右。日本经济新闻指出,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在再生塑料方面面临很大压力,因为在汽车报废后对塑料碎片进行分类非常耗时。
日产和雷诺也将发起一项倡议,以从报废的电动汽车中回收再生塑料,用于在欧洲组装的新车。日产考虑投资雷诺的回收业务,但投资规模等细节将在稍后敲定。
丰田汽车希望到2030年,其在日本和欧洲制造的新车中,再生塑料的重量要占到车辆塑料总量的30%或更多。比如,丰田Land Cruiser 250系列的座椅采用的就是由塑料瓶制成的织物,而对于在欧洲销售的C-HR车型,再生塑料的使用量大约是上代产品的两倍。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为支持塑料的回收,日本政府最早将于今年9月成立公私合营机构。在环境部的协调下,该机构预计将由10个左右的组织组成,包括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丰田和本田都是其成员)和塑料废弃物管理研究所。
随着欧洲法规的收紧,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现代、起亚均相继展开再生塑料的研发应用, 印度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的数据显示,到2027年,包括塑料等汽车用回收材料的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的基础上增长约60%,将达到39亿美元。
中国车用再生塑料战略
目光聚焦国内,我国在2021年发布的《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实施方案》中要求,到2023年,报废汽车规范回收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汽车生产企业为责任主体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模式;报废汽车再生资源利用水平稳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75%:汽车绿色供应链体系构建完备,汽车可回收利用率达到95%,重点部件的再生原料利用比例不低于5%。
其实报废车回收对于广大车主,特别是燃油车车主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存在,一些进口车的新零件出奇的贵,特别是橡胶类和塑料类零件。如果能找到完好的拆车件可以节省大笔费用。同时。零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也是一种环保。但目前情况是我国在车用塑料回收政策上虽有所布局,可实际合作消息仍较少。我国的汽车拆解回收率仍与欧、美、日等国家有较大差距,且技术手段及管理方式仍有待提升。近年我国汽车理论报废率处在2.5%-3.7%之间,报废汽车拆解率 0.55%-1%之间,远低于发达国家5%-7%的水平。
当前国内报废汽车拆解企业主要回收轮胎、废钢铁等,针对废旧金属的高纯度单独回收尚无法实现,影响了回收产品的市场销售价值。另外,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内部错综复杂,单一产品用料多样且车企间差异显著,导致汽车塑料回收难以形成高效、低成本的良性发展态势,就更别提材料本身的数字化可追溯性。
与此同时,国内产业链不成熟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8 月 11 日,央视《财经调查》曝光了公然回收、拆解报废汽车,买卖报废汽车的 " 五大总成 " 的黑产,该黑产集中在连云港东海县循环经济产业园里。
目前江苏东海警方针对曝光的黑产开展立案调查。该黑产主力为一些没有资质的 " 小作坊 ",他们公然回收、拆解报废汽车,买卖报废汽车的 " 五大总成 ",为了在短时间内售出报废汽车上拆下来的发动机,这些商家甚至会对机器上的关键身份信息 " 动手脚 ",修改年份或者更换编号。
丰田/日产/雷诺模式可被中国车企借鉴
尽管国内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但中国在报废车辆处理及再生塑料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电动车需求的迅猛增长以及中国在电动汽车生产成本上的优势,中国预计将在2023年底前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中汽数据的范丽华女士指出,以2022年为例,当年从汽车回收的废塑料量为110万吨,再生塑料的总产量为1550万吨,而汽车产量为2702万辆。据此,我们可以估算出2022年汽车行业对再生塑料的需求量约为20万吨。
与此同时,如何满足汽车再生塑料含量需求仍是难题,吉利、蔚来等车企也在探寻新材料在汽车零部件上的应用。诚然,一个塑料件从设计之初,便需考虑材料的回收性、产品拆解的便利性和可提取性,以及满足原材料的性能和寿命要求,同时控制成本。这涉及原材料企业、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回收企业、提取企业等全产业链的协同,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将影响再生塑料在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
当前,本田、日产与法国雷诺已联手构建了一个涵盖从回收至再生塑料的供应链网络,旨在响应欧洲对于使用再生塑料的法规要求,并推动主要汽车部件的碳减排,实现报废汽车循环利用。面对未来中国汽车出口及报废车回收的巨大市场,这一合作模式为中国汽车品牌提供了学习与借鉴机会。
免责声明:本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供交流,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zpia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