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综述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化学回收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通过水解、醇解、热化学回收和生物催化回收等技术,PBAT废弃物能够转化为基础化学成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对PBAT化学回收的生命周期评估(LCA)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回收技术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此外,讨论了政策与法规在促进PBAT化学回收中的作用,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最后,文章展望了PBAT化学回收技术的发展潜力,强调了技术创新、市场推动和政策支持对于推动PBAT化学回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化学回收;生物降解塑料;环境影响;循环经济
—1— 前言
根据欧洲生物塑料协会数据,截至2022年,全球生物塑料产能达222万吨/年,其中生物降解塑料占51.5%(约114.2万吨/年),一次性制品领域尤为突出。预计到2027年,该产能将增至355.6万吨/年。一次性塑料制品为现代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其降解周期长、回收难度大,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负担。可降解塑料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方向,其中 PBAT 因与传统塑料相似的柔韧性与加工性能,在包装、农业薄膜和消费品领域已实现初步替代应用。然而,其制备过程仍依赖石油化工原料,如何使 PBAT 在“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中更加绿色环保,成为当前关注焦点。化学回收与生命周期评价(LCA)正是推动 PBAT 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核心技术路线。
PBAT 属于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柔软、耐冲击,与其他生物基材料如 PLA、淀粉复合性好。它在堆肥条件下可实现生物降解,但在自然环境中降解速率不一。PBAT 与传统塑料相比,在以下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力学性能接近低密度聚乙烯(LDPE);
适用于吹膜、挤出、注塑等常规加工工艺;
可在工业堆肥环境中快速降解。
正因如此,PBAT 被认为是最具产业化潜力的可降解塑料之一。
—2— PBAT的化学回收技术
2.1 水解、醇解
水解回收通过断裂PBAT中的酯键,将其分解为单体(TPA、AA和BDO)及低聚物。工艺条件(pH、温度、结晶度等)对反应速率影响显著。醇解工艺利用醇类对 PBAT 解聚,产物通过精馏或膜分离分离提纯后可用于再聚合。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催化剂筛选、反应条件控制和产物纯化效率。
PBAT醇解回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1)催化剂选择;(2)反应温度和时间控制;(3)醇的用量;(4)产物分离与提纯;(5)设备适应性。
2.2 热化学回收
热解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化学回收方式,可在无氧或弱氧条件下将PBAT裂解为单体及油、气等二次资源。其优点是适用范围广、反应快速,但存在能耗高、副产物复杂等问题,需优化反应气氛与催化体系以提高选择性和回收效率。
在热分解回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1)温度控制;(2)催化剂的选择;(3)反应气氛控制;(4)设备设计;(5)工艺优化。
2.3 生物催化回收
基于酶解的生物催化过程以 mild 条件(常压、低温)回收PBAT单体,具有环境影响低、选择性高等优势。然而,目前酶解效率低、酶稳定性差、产物回收纯化难度高是制约其工业化应用的关键。
在生物催化回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1)酶的筛选和优化;(2)反应条件的控制;(3)微生物培养和利用;(4)产物分离和纯化;(5)生物催化体系的构建。
表1总结了PBAT多种化学回收路径的主要优缺点。总体来看,PBAT化学回收技术正快速发展,科研机构和企业持续投入,推动回收工艺向高效、环保和创新方向演进。目前,热解是应用最广的技术,可将PBAT分解为可再利用的化学品,是实现资源循环的重要手段。同时,新兴化学转化工艺不断涌现,如催化转化和溶剂裂解等,可将PBAT制成不同性能的新材料,进一步拓展其循环利用路径。
然而,PBAT化学回收仍面临诸多挑战。技术上,提升回收效率、提高产物纯度、减少副产物并避免二次污染仍是关键问题;经济上,设备与运行成本较高,限制了规模化应用。总体而言,尽管该领域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仍需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以提升回收效率和产品质量。
—3— PBAT化学回收的生命周期评估(LCA)
3.1 LCA方法在化学回收中的应用
LCA是评估化学回收技术环境可行性的关键工具,通常基于ISO 14040:2006标准,包括目标与范围确定、生命周期清单(LCI)、影响评价(LCIA)与结果解释。化学回收LCA研究常通过两种思路展开:直接与机械回收比较,或作为混合塑料管理手段之一与其他方式组合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化学回收并非替代机械回收,而是互补路径。
当前,热解因数据获取较易,被广泛用于LCA建模,然而这可能对其他技术路径(如解聚、加氢裂化)造成偏差。为公平评估各种回收路径在循环经济中的潜力,亟需建立更全面的数据体系与标准化术语。
3.2 LCA方法在PBAT化学回收中的应用
已有研究显示生物基原料可显著降低PBAT整体碳足迹,但PBAT生产仍为碳密集型过程,主要源自石油基单体的高能耗。多项LCA研究指出,在适当政策支持和技术革新下,化学回收可以有效减少PBAT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损失。将生物基BDO、TPA等替代石化单体的回收再利用路径,是未来优化PBAT全生命周期环境绩效的关键方向。
—4— PBAT化学回收面临的挑战及政策与法规在回收中的作用
如何实现PBAT的有效回收与再利用,同时保持材料价值并减少环境影响,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PBAT回收和再利用的挑战主要包括:
(1)酶解效率问题:目前的酶解技术在降解PBAT方面的效率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2)单体回收与纯化难题:现有技术尚未能高效地从PBAT降解产物中回收和纯化单体,这限制了回收材料的再利用。
(3)再聚合与材料性能:回收单体的再聚合能力及所得材料的性能,是评估其再利用价值的关键因素。为推动PBAT回收利用,政策支持尤为重要。政府可通过制定激励政策、设立环保法规和技术标准,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工艺创新与成本降低。
此外,塑料生产和回收涉及众多化学物质,其中部分化合物的环境风险尚不明确,增加了回收处理的复杂性。塑料生命周期中还可能受到非故意添加物的污染,导致回收物中存在不明成分。虽然部分地区对危险化学品设有限制,但国际法规对塑料添加剂的约束仍不完善。
因此,有必要建立全球统一的监管机制,推动塑料相关化学品的透明报告与监测,提升PBAT等材料回收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
—5— 结语
总体而言,PBAT化学回收技术已取得积极进展。水解、醇解和热解等方法能够有效回收单体和有价值化学品,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负担,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潜力。
但目前仍存在成本较高、效率不足、产品纯度有限等问题,影响了其规模化推广。未来,通过开发高效催化剂、优化工艺、引入智能化控制等技术创新,可望提升回收效率和经济性。随着市场对可回收生物降解塑料需求的增长及政策支持的加强,PBAT化学回收产业有望实现更快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共享将进一步推动其走向成熟。
综上所述,尽管PBAT的化学回收技术面临一些挑战,但其对于当代社会和未来环境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不断的科技进步、市场推动和政策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PBAT的化学回收将取得更大的突破,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未来作出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本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供交流,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zpia2008@163.com。